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裁判标准:“业主拒交物业费” 需有正当理由
2025 年 3 月,最高法《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(二)》正式实施,首次明确了业主拒交物业费的 “正当理由” 范围。
居住权登记新规:“共有房屋设立居住权” 需全体共有人同意
2025 年 1 月,自然资源部发布《关于进一步规范居住权登记工作的通知》,针对共有房屋居住权登记的流程漏洞作出补正。
故意伤害罪 “情节恶劣” 认定细化:“针对特定群体犯罪” 从重处罚
2025 年 6 月,《关于审理故意伤害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发布,对 “情节恶劣” 的认定标准作出明确列举。
盗窃罪中 “多次盗窃” 认定更新:“网络盗窃” 次数计算有新规
2025 年 4 月,最高法出台《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(二)》,针对网络时代盗窃行为的新形态作出适应性调整。新规明确,盗窃他人游戏装备、虚拟货币等虚拟财产时,若一年内实施三次以上
污染环境罪入罪标准扩容:“生态修复成本” 纳入量刑考量
2025 年 7 月,《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修订版正式实施,在原有 “污染物排放量”“造成后果” 等入罪标准基础上
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梯度调整:“退赔退赃” 影响权重提升
2025 年 5 月生效的《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(修订版)》,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量刑标准进行了量化重构。
电信网络诈骗定罪标准细化:“帮助行为” 独立入罪门槛明确
2025 年 3 月,最高法、最高检、公安部联合出台《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(三)》,针对电信诈骗产业链中的帮助行为作出精准规制。
民法典实施深化:从裁判统一到源头治理的进阶
2025 年最高法的民法典实施工作呈现 “机制化、精准化” 特征。在规则统一层面,“人民法院案例库”“法答网” 的深度应用,有效解决了民事裁判尺度不一的问题,尤其在人格权保护、环境侵权等新兴领域
重婚行为的终局否定:离婚不改变婚姻无效属性
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(二)》的另一重要突破,在于明确重婚婚姻的绝对无效性。此前实践中,曾出现 “合法婚姻当事人离婚后,重婚婚姻自动有效”

